春意盎然的四月,澳门3044永利官网师生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,用实践书写青春篇章。春假期间,学院围绕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“乡村振兴”“红色传承”等主题,组织开展了系列研学实践活动,同时结合学生就业实践与转段考试冲刺辅导,打造了一场融汇知识探索、责任担当与职业发展的“春日成长计划”。
厚植家国情怀:行走的思政课浸润心灵
4月10日,预科2401班32名师生走进清华大学,以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为主线,开启研学之旅。在校史馆中,同学们从清华百年历程中感悟各民族英才共担使命的团结精神;漫步校园文化轴线,体悟“和而不同”的中华文明智慧;在科学博物馆触摸科技报国的时代脉搏。清华大学宋念申教授的专题讲座《地理环境与中华民族的形成》,更以历史地理视角为预科班学子深植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。
预科2401班 古丽革乃
清华一日游,虽短暂却深刻。这一天,我看到了名校的风采,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,更收获了满满的激励与力量。漫步在清华校园,最令我难忘的是大礼堂。这座罗马式建筑,宏伟壮观,周身散发着古朴而典雅的气息,让人不禁驻足仰望。礼堂前的草坪上,学生们或坐或躺,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,阳光洒在他们身上,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与活力的画面,也让我看到了清华自由、包容的学术氛围。我们还听了关于中华民族的讲座,宋教授从黄河长江的哺育讲到高原沙漠的磨砺,揭示了地理多样性如何塑造了“多元一体”的民族格局。清华园就像一座灯塔,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,也让我明白了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不仅是铭记历史,更要面向未来。
赋能乡村振兴:田野间书写青春答卷
4月11日,学院师生深入昌平区崔村镇,以“红果绘梦兴乡村”为主题开展实践。在八家村党史馆,红色根脉铸就奋进力量;在真顺村智能化果园,无人机巡检与物联网技术让百年果品焕发新生;在文创园,非遗工坊与艺术驻留项目展现“文化+产业”的融合魅力。学生党员朱雨豪分享实践成果时表示:“乡村振兴需要科技与文化双翼齐飞,我们青年要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蝶变。”
辅导员金志鹏
在崔村研学实践中,最令我欣慰的是学生们在红色教育与科技农业中的蜕变。走进八家村党史馆时,原本嬉闹的学生们随着孙书记的讲述逐渐肃穆,当看到学生党员朱雨豪与村支部探讨“党建+乡村振兴”时眼中闪烁的坚定,我感受到红色基因的传承力量。在真顺村果园,学生们面对智能化管理系统充满好奇,认真记录物联网数据监测的细节,主动与果农探讨百年果树的养护经验。示范基地负责人米莉提到“科技让传统焕发新生”时,不少学生若有所思地点头。而在文创园的非遗工坊,他们围绕漆器纹样激烈讨论如何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设计。这场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,乡村振兴的课堂在田野间,育人的真谛在“知”与“行”的碰撞中。
追寻红色文脉:自主研学传承精神火炬
春假期间,学院本科新生、预科生及退伍大学生自发组成研学小组,分赴辽沈战役纪念馆、解放阁等红色地标。退伍大学生以军旅经历讲述革命故事,让历史更加鲜活;同学们通过文物与史料触摸峥嵘岁月,厚植爱国情怀。一场场自主探索的红色之旅,成为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的“精神加油站”。
轨道GT2305吕佳晨
之前总听人说解放阁是济南的“历史课本”,趁着春假我去实地一看,果然不一般。砖墙老瓦都像在讲故事,以前课本里写的解放战争,在这儿变得特别真实——展柜里的旧军装、发黄的照片,最让我触动的是讲解员说的那句话:“每一块砖都是先辈用命换来的和平。”当时鼻子一酸,突然就懂了什么叫“负重前行”。以前觉得“伟大复兴”这个词特遥远,现在觉得,咱年轻人能做的其实很多:好好学习、尊重历史、甚至以后当个志愿者来讲解放阁的故事,都是实实在在的贡献。
多元成长路径:就业实践与学业冲刺并行
在实践育人之外,学院同步推进学生职业发展与学业提升。春假期间,百余名学生走进企业参与岗位实习,在实战中锤炼职业技能;学院还开设“转段考试冲刺班”,为轨道专业学生提供定制化辅导,通过模拟测试、重点难点解析,助力学生冲刺升学目标。
电气GT2301 张彬雨
作为一名大四即将步入社会工作的毕业生,同时也作为北京地铁12号线的学员司机,春假的实习让我明白:这截冰冷金属握把承载的,是千万家庭的平安抵达。
相比大学课堂里的“模拟沙盘”,真正的驾驶舱里永远充满"意外惊喜"。记得和孟师傅一起驾驶时,在列车进站时,列出突起紧急制动,仪表盘闪烁的红光让我的手心瞬间沁满冷汗。看着师傅有条不紊的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处置,这是无数次应急演练形成的肌肉记忆,当孟师傅拿起“人工广播”,响起"列车启紧急制动,请大家扶稳坐好,注意安全”的声音时,客室里乘客们不急不躁,突然让我对"看不见的守护者"有了实感。车轮与轨道规律的撞击声里,我逐渐读懂了北京地铁"承载人文,贯通幸福"的真谛。如果也渴望在城市的脉搏里书写青春,北京地铁驾驶室外的朝阳,永远为有准备的年轻人升起。
春假虽短,步履未停。澳门3044永利官网师生以实践为笔,以情怀为墨,在春天的画卷上写下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进注脚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深化“思政+专业+实践”育人模式,为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注入不竭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