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应技学院|志愿冬奥】辅导员在冬奥-张飞老师

回首双奥运,两段难忘而美好的成长经历
  一转眼2008北京奥运会已经离我们有十四年之久,当年志愿者的服装和纪念品我还依然留存。今年的冬奥会也已圆满闭幕,开展志愿服务的一些瞬间还历历在目。两次奥运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经历,让我也与奥运结下了难舍的缘分。
  2008年我还是北京体育大学一名在校大学生,通过选拔成为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一名志愿者,承担在昌平水库“铁人三项”比赛项目自行车路线管理岗的志愿服务工作。今年,我又被选拔为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志愿者,在国家体育馆赛事服务主管岗上再次为奥运服务。两次奥运会志愿者的经历,我对志愿者三个字所蕴含的精神、所承担的责任、所彰显的中国力量有了更加深入的感受和理解。
 
志愿服务源于内心的“志愿”情怀
  2008年,我作为北京奥运会“铁人三项”比赛项目的核心骨干志愿者,我在昌平十三陵水库运动场为运动员服务,组织者们负责精神、运动员们拼搏精神、志愿者们奉献精神,都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,也让我与奥运结下了难舍的缘分,同时我也在奥运会志愿服务方面积累了一定实践的经验。
  2008年之后,我于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,我响应北京市“三支一扶”政策,到大兴区旧宫镇人民政府宣传部、德贤村、南场西村工作;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,我到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团委挂职锻炼;2019年10月我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“浴血奋战”方阵群众游行任务;2021年7月我参加了建党百年服务工作;2021年4月至11月,我参加了“相约北京”冬奥测试赛志愿服务工作。这些经历,源于组织对我的信任,也源于2008年当奥运志愿者的经历,让我对志愿服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。
  时隔14年,北京迎来了2022年冬奥会,成为了历史上第一座双奥之城。现在我已经是3044am永利集团的一名辅导员老师。一个人能有多少机会服务奥运会呢?心中难舍的志愿服务情节和服务奥运的情怀,又点燃了我再做一次奥运会志愿者的愿望。
  我的这个决定得到了学校、永利集团领导的同意,也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。今年大年三十,当天的志愿服务结束后,学校领导和我们一起参加“瑞虎迎春•激情冬奥”除夕联欢会、过集体生日。永利集团领导也打来了慰问电话,为我们送上“冰墩墩”奥运纪念品,同事们也发来了拜年短信。我的爱人和孩子也与我视频连线,和我一起线上 “吃饺子”。我和我带领学生志愿者一起跨年“守岁”,观看《春节联欢会》,与同学们一起在欢歌笑语中细细体味成长的快乐、生活的幸福、工作的收获。领导的关心、同事的理解、家人的关怀、同学们的支持,是我最大的幸福。
  
激动的心情伴随志愿服务全过程
  志愿者工作的一个便利条件,就是能在现场听到国歌响。不管是开闭幕式大型活动,还是我国奥运选手夺金颁奖仪式,每当国歌响起,我总情不自禁的留下眼泪。记得2008年一次志愿培训结束后,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,当国旗升起、国歌奏响那一刻,心潮澎湃、热泪盈眶,我为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奥运志愿者而感到骄傲,更为国家强盛能承办这样一届盛大的奥运会人感到自豪!
  这次在国家体育馆工作,眼前的屏幕播放谷爱凌夺冠颁奖仪式,当国歌响起的那一刻,所有志愿者都起立高唱国歌,有的甚至声音嘶哑,我第一次感受到一种凝聚的力量,那种凝聚的力量,源自每一位志愿者的内心身处,源自我们伟大人民的不懈奋斗,更源自我们的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。
  
 
“双奥”经历是自我提升的平台
  志愿者服务需要发挥自身所长,志愿服务是专业的服务,在正式开展志愿服务之前,需要经过培训。这些培训对于学生期间,还是高校工作者而言都是非常珍贵的。在我担任2008年奥运志愿者之前,我们接受了专业的赛事保障培训,比如礼节礼仪、赛场服务等等,并且开展了实践演练,这些技能一次学习终身受益。
  此次冬奥会,我作为一名志愿者的管理者,我用我自己的经验,多次组织学生志愿者服务培训,从工作态度、服务原则、沟通方式、服务礼仪、团队协作、疫情防护等方面,用大量的案例,给我们的学生教授我的经验,让他们对志愿服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。
  为扎实做好这次冬奥服务,我和同学们形成了“四海升平组”(即B2)独有的工作模式。我们组织了“快乐团团你我他”团建活动,以劳逸结合工作方法让本组所有志愿者快速把互相的名字记住。我们还创建了“志愿引导小灵通”、“应急处理蓝精灵”等工作模式,在大批量的观众引导中发挥志愿者“聚是一团火,散是满天星”的作用。我们还建立了宣传小分队,拍摄个人工作特写和集体合影,记录每个人在岗位上的发光时刻。我们还成立了氛围小分队,每名志愿者都是笑声的守护者、欢乐的带头人。我们还成立了心理小分队,创立了“飞哥碎碎念”工作模式,有“心思”找“飞哥”成了我们组志愿者服务的名片。
  服务冬奥结束后,我及时撰写了《推进冬奥赛事服务领域志愿服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——以北京2022届冬奥会国家体育馆赛事服务领域为例》论文,粗谈了自己的想法,总结了工作经验,也为以后更好的作为志愿者积累了理论基础。
 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,尤其是这届北京冬奥会,国家克服新冠疫情影响,圆满承办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盛会,更让我们充分激情和自信。当闭幕式志愿者代表接受奥运官员颁奖的时候,这是对我们志愿的最大的鼓励和褒奖,必将激励我们勇毅前进,一起向未来!
 
 (图文:张飞  编辑:杨舒雅  审核:杜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