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•15消费者权益日
又是一年“3•15”,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“提振消费信心”。围绕这一主题,并根据近期消费者投诉举报情况和关注的热点问题,市场监管特向广大消费者发布如下消费提示:
网络消费需谨慎
近年来,直播带货等网络购物模式蓬勃兴起,消费者在通过直播等途径进行线上平台购物时需注意:面对各种促销活动,不要被主播“洗脑”,要保持理性,详细了解商家的促销规则,不要轻易被低折扣所迷惑,注意防范虚假折扣、虚假满减承诺等消费陷阱。多平台多店铺对比,通过正规电商平台选择性价比高的店铺购买。妥善保存交易记录、商品宣传广告、优惠活动细则、聊天记录、交易订单等相关记录,一旦发生消费纠纷,可作为维权依据。收到快递包裹后,当面仔细检查是否存在破损和少件的情况,如发现快递包裹异常,消费者有权拒收快递,并及时与商家和快递公司沟通和要求赔偿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预付式消费勿冲动
消费者在选择预付式消费时,务必谨慎,注意以下几点:一是办理预付卡前要注意查看经营者营业执照,选择证照齐全、市场信誉度高、经营状况好的商家。二是办卡时要理性充值,仔细甄别商家的优惠打折活动,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、消费习惯、消费频率适量充值,办卡后要及时消费,避免因使用时间过长,遭遇商家因经营不善倒闭、跑路等不确定因素,造成资金损失。三是不可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,要签订书面合同,合同应明确预付卡的有效期限、优惠承诺、使用范围、退款条件和违约责任等信息。在每次使用预付卡后,要及时核对消费余额并索要消费凭证,以防卡内余额缺失。要妥善保管合同、发票、收据以及微信聊天记录等相关消费凭证,一旦发生消费纠纷,及时携相关证据向有关部门投诉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跟团旅游避陷阱
随着新冠病毒实施乙类乙管,疫情防控采取新政策,旅游行业迎来消费热潮,不少消费者选择跟团游的方式,在此提醒大家:通过旅行中介跟团出行的,切勿贪图便宜选择低价旅行团,以防落入黑中介精心设计的陷阱。要选择资质齐全、口碑良好、信誉较高的旅行社,签署旅游服务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内容,明确行程安排、食宿标准、双方权利义务等重要信息,妥善保管宣传广告、聊天记录及合同等相关凭证。
投诉电话
如果您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,请及时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或12345政务服务热线,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。
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
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
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
共同捍卫公平正义
(来源:市场监管;编辑:杨舒雅;审核:杜平)